top of page
涵晞草堂
The Art’s The Thing
書法
小品

青松嶺 白鷺洲

常聳翠 自飛流

墨池筆塜任紛紛 參透書禪未易論 細取孫公書譜續 方知渠是過來人
王文治書論 丁酉秋子康

緗綈遞滿而改頭換面 兹律既湮縹帙動 盈而活剝 生吞斯風亦墜 先讀經後可概括讀史 非文未可作詩

蔡中郎傳情思逶迤,北西廂記興致流麗,學他描神,寫景必先細味沉吟,如曰寄趣本頭,空博風流種子

谿畔輕風,沙汀印月,獨往閒行,嘗喜漁家笑傲
松風釀酒,春水煎茶,甘心藏拙,不復問人間興衰

道上紅塵,江中白浪,饒他南面百城
花間明月,松下涼風,輸我北窗一枕

買舟載書作無名釣徒,每當草簑月冷,鐵笛雙清覺張志和陸天隨去人未遠

虛間世界清淨我身,我心了不可取,此一境界實名第一
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籟喧林鳥報更,謂山史實錄

散履徐行,野鳥忘機時作伴,被襟兀坐,白雲無心漫相留
客到茶煙起竹下,何嫌展破蒼苔,詩成筆影弄花間,且喜謌飛白雪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緑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曾幾三衢道中 子康

掃逕迎清風,登臺邀明月,琴觴之餘間以歌詠,止許鳥語花香來吾几榻耳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陌上繁花 兩岸春風輕柳絮閨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 芳草歸遅青驄別易 多情成戀薄命何嗟要亦人各有心非關女德善怨

飛花兩岸照船紅 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陳與義詩 丁酉秋 子康

草路幽香不動塵 細蟬初向葉間聞 溟濛小雨來無際 雲與青山淡不清
周昂西城道中 子康

浮雲載山山欲行 橋頭雨餘春水生 便須借榻雲林館 臥聽仙家鷄犬聲
楊維楨雨後雲林圖 丁酉秋 子康

客來花外茗煙低 共銷白晝酒到梁間歌雪繞 不負清樽 雲隨羽客在瓊臺雙關之間 鶴唳芝田正桐陰靈虛之上

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超翼 論詩 子康

雨映寒空半有無 重樓閑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 一片江南水墨圖
劉敞 微雨登城 丁酉秋 子康

重重疊疊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 卻教明月送將來
蘇軾花影 子康

西風落日丹陽道 竹崗松阪相環抱 何處最多情 練湖秋水明驛城 那憚 遠 佳句初開卷 寒雁任相呼 羈愁一點無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理 并作南來一味涼
黃庭堅詩 丁酉秋 子康

日觀仙雲隨鳳輦 天門瑞雪照龍衣 繁弦綺席方終夜 妙舞清歌歡未歸
子康

古之釣也 以聖賢為竿 道德為綸 仁義為鈎 利祿為餌 四海為池 萬民為魚 釣道微矣 非聖賢其熟能之

天姿凌轢未須誇 集古終能自成家 一掃二王非妄語 衹應釀蜜不留花
王文治書論 子康

笋含禪味喜坡仙玉版之參 石結清盟受米顛袍笏之辱 文如臨畫 曾致誚於昔人 書類詩抄竟沿流於今日

黃鶴舞 白雲飛
子康
小品: Press
bottom of page